返回首页
客户端下载

山东脱贫攻坚简报第95期

来源: 政策调研组 2016-11-02 10:50

【工作动态】

各地积极贯彻落实全省扶贫协作会议精神(二)

  济南临沂扶贫协作战略框架协议签署。9月7日,济南市与临沂市签订扶贫协作战略框架协议,确定通过双方协作,推动区县精准对接帮助,探索乡镇之间、行政村之间、部门之间、企业之间结对帮助,经过协作双方深化协作内涵,健全协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精准施策发力,确保到2018年底现行省定扶贫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摘帽”。一是开展产业扶贫。立足临沂市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扶持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农业基地,培育一批带动贫困户发展的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落地一批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加强两地区域旅游合作。帮助贫困人口通过发展生产实现脱贫。在具备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较为集中区域,探索实施整块开发、包片开发、定点开发。支持济南市优势企业裂变扩张,将配套产业基地转移到临沂市贫困人口较为集中区域聚集发展。着力做强做大已有落户企业,支持济南市企业入驻吸纳贫困人口就业脱贫。二是组织劳务协作。建立双方市级协调、县乡组织、职校培训、定点安排、跟踪服务的劳务协作对接机制,提高劳务输出脱贫的组织化程度。临沂市摸清底数,准确掌握有就业意愿和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以及已在外地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因人因需提供就业服务。济南市把解决临沂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问题作为扶贫协作的重要内容,组织技能培训,动员企业参与,提供用工信息,有效开展人岗对接活动,促进其实现就业脱贫。三是加强人才支持。把培养锻炼干部与扶贫协作结合起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派优秀干部开展双向交流,坚持扶贫协作向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拓展,加大对临沂市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管理等领域的人才支持,把先进理念、技术和经验等要素传播到位。通过联合办学、扩大招生、培训教师等多种方式,提升临沂市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质量水平。通过援建医院、培训医生、远程诊疗、健康快车等方式,改善临沂市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加强对临沂市基层干部、致富带头人和贫困人口实用技能的培训。四是动员社会参与。充分利用“扶贫日”、脱贫攻坚综合管理平台等载体,组织济南市社会各界到临沂市开展扶贫活动。鼓励支持辖区内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个人与临沂市的扶贫工作重点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动员民营企业参与“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鼓励开展扶贫志愿服务等活动。(济南市扶贫办、临沂市扶贫办)

  淄博滨州签署扶贫协作框架协议。9月12日,淄博滨州扶贫协作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在滨州召开,共同签署扶贫协作战略框架协议。从2016年起到2018年年底,淄博市与滨州市建立扶贫协作关系,确保滨州市三年内实现省定扶贫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摘帽。一是产业发展。农业方面,发挥两市农业龙头企业优势和农产品资源优势,扩大特色种养加产业规模,扶持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农业基地和合作组织。工业方面,发挥两市工业企业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方法和品牌优势,依托两市产业基础和项目资源,落地和延伸一批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产业链条。现代服务业方面,整合两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产业,发挥淄博市的齐文化、山水文化、聊斋文化等优势,联合滨州市的孙子文化、黄河文化和沿海资源,积极推动两市旅游资源共享、客源互送、信息互通。二是劳务协作。建立双方市级协调、县乡组织、职校培训、定点安排、跟踪服务的劳务协作对接机制,提高劳务输出脱贫的组织化程度。两市建立用工信息对接平台,有效开展人岗对接活动,拓展就业渠道。支持两市优势龙头企业到对方投资建厂,提供就业岗位。三是人才支持。把培养锻炼干部与扶贫协作结合起来,协作双方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加强两市在产业领军人才和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管理等领域人才的互动交流。四是社会扶贫。充分利用“扶贫日”、扶贫开发综合平台等载体,在两市之间开展扶贫活动。动员两市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行动。鼓励开展扶贫志愿服务等活动。五是结对帮扶。淄博市选择张店区、临淄区和桓台县与滨州市惠民县、无棣县和阳信县进行一对一扶贫协作,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同时,探索部门之间、乡镇之间、企业之间、村居之间结对帮扶模式。六是园区对接。鼓励两市辖区内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开展结对共建,共同发展,充分发挥两市园区建设优势,围绕培育主导产业、提升生态功能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共同促进两市产业园区建设水平的提升。七是政策支持。两市分别制定出台鼓励和支持本地企业到对方进行扶贫协作、项目建设的政策措施。淄博市市区(县)两级财政列支一定比例的扶贫协作专项资金支持滨州市扶贫脱贫。(淄博市扶贫办、滨州市扶贫办)

  德州烟台五举措深入推进扶贫协作。一是主动对接,深入考察。前期,德州市政府组团赴烟台市对接扶贫协作工作,双方召开对接座谈会并观摩莱州市驿道镇初家村旅游扶贫开发项目。一周内,烟台市扶贫办组团回访德州市,再次就筹备召开两市第一次扶贫协作联席会议、签署协议、烟台市党政考察团行程、县与县结对等事宜交流洽谈,并实地查看了武城县武城镇户王庄村蔬菜扶贫产业园等4个扶贫项目和玲珑集团,为两市扶贫协作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建立制度,协同推进。成立德州市与烟台市扶贫协作工作联席会议,两市市委书记为第一召集人,市长为召集人,党委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为副召集人,成员为市直相关部门和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联席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两市扶贫办为具体工作机构,每季度召开一次调度会议。近日,烟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领党政考察团,来德州市参加扶贫协作第一次联席会议。三是明确目标,把握重点。以实现三年内省定扶贫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摘帽为目标,立足烟台所能、德州所需,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产业为主、开发扶贫,深度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以扶贫协作为切入点,共同培育一批效益好、见效快、可持续的特色扶贫产业,合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产业发展上,共同谋划实施一批产业合作项目和一批产业人才交流项目,重点在现代农业产业和项目,引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以及光伏、电商、乡村旅游等领域加强协作。就业合作上,建立市级协调、县乡组织、职校培训、定点安排、跟踪服务的劳务协作对接机制。社会参与上,广泛组织社会各界,利用各类公益扶贫平台,开展扶贫活动。人才支持上,两市互派优秀干部到市、县,特别是到扶贫任务较重的乡镇开展双向挂职。加强两市在产业领军人才和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管理等领域的人才交流。政策对接上,双方制定出台扶贫协作实施意见和考核县市区、部门推进扶贫协作成效的办法。平台协作上,德州市每年在烟台市至少举办一次产业项目推介会,在技术、人才、资本等领域开展全面对接合作,同时,推进各类开发区和高新区对接合作。四是完善机制,无缝对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市际协作、县际结对、部门合作、全社会互助共建的扶贫协作机制,并逐步推进部分乡与乡、村与村对口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精准帮扶,打造一批在全省有影响力的扶贫协作示范县、示范镇、示范村。积极推进行业部门之间建立精准对接机制,在发展理念、实现路径和创新举措等方面互学互鉴。五是项目落地,共赢发展。目前,初步确定山东省坤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德州市建设齐河鸿翔机场项目;烟台众德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年产10万吨生物有机肥项目和20万吨的复合肥项目;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农作物良种生产加工项目;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计划扩大再生产,正在进行论证。(德州市扶贫办、烟台市扶贫办)

编辑:沈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