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客户端下载

山东脱贫攻坚简报2017年第42期(总第179期)

来源: 政策调研组 2017-04-27 11:07

【经验交流

 

即墨市实施“协议帮扶+清单退出+平台管理”扶贫模式保障贫困户稳定脱贫

 

为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即墨市因地制宜、创新思路,着力实施“协议帮扶+清单退出+平台管理”扶贫模式,推进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精准管理,有效促进了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一、签订协议精准帮扶,通过明晰责任凝聚脱贫合力。即墨市创新实施“以协议落实责任”模式,由各镇(街)与贫困户逐户签订《精准脱贫帮扶协议书》,用法律的形式,确定帮扶责任、措施、目标以及政府、贫困户、帮扶人等各方的责任,让贫困户脱贫吃上“定心丸”。一是制定协议样本。在逐户分析致贫原因、脱贫需求并建立台账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精准脱贫帮扶协议书》文本,根据帮扶措施分创业类、就业类、兜底保障类、巩固帮联类4类。未脱贫贫困户签订创业类、就业类、兜底保障类协议,已脱贫贫困户签订巩固帮联类协议。文本明确了脱贫目标、帮扶措施、各方责任等。协议一签三年,有效期截至2018年底。期间若中断协议约定的帮扶措施,须提前沟通协商一致并约定其它帮扶措施,彻底打消贫困户对帮扶政策不连续的疑虑。二是签好脱贫协议。镇(街)组织帮扶责任人贫困群众逐户对接,全面掌握其家庭状况、致贫原因、脱贫需求等,面对面共同研究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制定详细的脱贫计划,科学确定协议内容,双方认可后签字确认。对有生产或经营能力的贫困户,签订创业类帮扶协议书,帮其发展或从事种植、养殖、手工加工、商贸经营等项目;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户,签订就业类帮扶协议书,约定协调辖区企业、园区、村庄等提供就业岗位;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签订兜底保障协议书,约定为办理低保或慈善救助;对已脱贫的群众,签订巩固帮联协议书,约定帮扶责任人定期走访联系,落实巩固帮扶措施。协议书一式三份,协议双方各执一份,一份报市扶贫办备案。三是抓好协议执行。为确保协议发挥实效,保障帮扶措施落实,发挥市场商贸和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优势,开展了“千企扶千户”等活动,对327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缝纫工、保安员等收入稳定的工作岗位,人均年收入5100元以上;对494户有经营能力的贫困户,通过设立手工加工点、商品直销店、种养殖等方式,为其量身定做适合发展的创业项目,人均年增收9000元以上;发挥政府兜底保障作用,为符合条件的437户贫困户及时办理低保,对210户贫困户进行慈善救助。市扶贫办牵头采取现场调查、交叉检查、逐户巡查、电话抽查等方式进行督查,对发现的问题,下达整改通知,确保协议落实到位。协议落实情况及贫困户脱贫成效满意度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并与帮扶干部的奖惩挂钩。

二、落实清单精准退出,通过逐项销号倒逼精准施策。即墨市在签订脱贫协议基础上,实行清单落实制,贫困户脱贫退出由脱贫清单“说了算”,清单所列内容全部完成且得到贫困户签字认可,方可履行脱贫退出程序,倒逼扶贫措施的有效落实,有力保障了精准脱贫退出。一是列出脱贫清单。对照青岛市“吃好、穿好,教育、住房、医疗、养老有保障”的脱贫标准,逐项进行分解量化,全部落实到脱贫清单中,共配套研究制订住房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障、基本生活用品配置、家庭收入6份贫困户《精准脱贫清单》。清单作了进一步量化细化,使其更具可操作性。比如,住房保障类清单不仅列出是否完成危房改造或房屋修缮,还包括项目实施的具体内容、时间、投入资金及前后对比照片等;家庭收入类不仅包括2016年度家庭总收入情况,还明确按月收入情况、帮扶措施、增收金额等。二是落实清单内容。实施四大工程:围绕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实施增收工程,通过产业引领、电商扶持、自主创业、岗位就业、园区带动等方式,全市有1696户贫困户通过增收实现脱贫,家庭年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围绕改善贫困群众基本生活条件,实施温暖工程在全市18处镇街全部设立扶贫救助中心,贫困户持券每季度领取不少于100元的实用必需品,为720户贫困户配备彩电、衣橱、餐桌、被褥等基本生活用品;围绕保障贫困群众住房安全,实施安居工程,投资478.7万元对190户贫困户危房全部进行改造,对不具备危房改造条件,但房屋墙皮脱落严重、门窗破旧、地面破损的506户贫困户,投资260万元逐户进行修缮、粉刷、更换门窗等;围绕消除贫困群众后顾之忧,实施保障工程,建立起全学段贫困家庭学生全覆盖救助体系,在贫困人口100%参与医疗、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对基本医疗、养老保险费给予补贴。三是逐项销号逐户退出。将清单完成情况作为贫困户脱贫退出的重要条件,组织帮扶干部与贫困户面对面逐项核对清单完成情况,每项清单完成后附照片、票据、证件复印件、收入证明等相关材料,贫困户逐项签字认可后,归入户档案,做到完成一项、销号一项、归档一项。6份清单全部按要求完成后,再严格按照“一提名、一公示、一公告”的程序逐户退出。目前,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达到脱贫清单要求,履行了退出程序。

三、依托平台精准管理,通过跟踪管理巩固脱贫成果。即墨市依托动态管理平台,对全市贫困群众的扶贫脱贫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和网格化管理,确保脱贫工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一是创建管理平台。围绕全面及时地掌握好扶贫对象基本情况、脱贫需求、产业发展、家庭收入等方面的动态变化,针对稳定脱贫的困难和问题,第一时间调整强化帮扶措施,即墨市专门研究创建了“脱贫攻坚动态管理平台”。平台分市总平台和镇(街)子平台,涵盖已脱贫户、未脱贫户、新识别户、边缘贫困户四类群体,按类别录入基本信息、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脱贫需求、帮扶措施、脱贫进展等情况。对贫困户的动态数据每月一采集、每月一上传、每月一更新二是实行动态管理。依托动态管理平台,对贫困户脱贫进展情况实施红橙绿灯管理,已稳定脱贫的在平台内标注为绿灯,脱贫成效不稳定的标注为橙灯,未脱贫或返贫的标注为红灯,便于掌握贫困群众帮扶进展、帮扶成效和急需解决的困难,也便于研究分析和及时调度。对平台内标注为绿灯的,由帮扶责任人定期进行走访联系,落实好巩固措施,确保脱贫长效;标注为橙灯的,对帮扶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完善,并加大帮扶力度,确保稳定脱贫;标注为红灯的,进行重点关注,由帮扶责任人、镇村工作人员与贫困户一起研究分析未脱贫原因,并根据其脱贫需求制定帮扶措施。贫困户脱贫进展情况经镇(街)核实、贫困户认可并签字后提交市平台审查,审查通过后按类别及时进行调整。同时,实行网格化管理,以村为单位,根据贫困户分布情况划分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内贫困户3-5户并配备一名网格联络员,由村庄骨干党员或妇女网格员担任,通过日常走访联系随时关注贫困户脱贫动态,及时向镇村其反映生活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帮助协调解决,在贫困户身边建立了一支永不撤的“服务队”。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实施“三个一”:组织一次集中走访,安排帮扶干部每月一次走访贫困户,征询他们对帮扶措施和成效的认可度,现场核实脱贫进展情况并及时录入平台更新。对贫困边缘户、脱贫不稳定户,帮助协调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对因病、因灾等致贫、返贫的,及时纳入平台进行帮扶。记好一本扶贫日志,在每个村庄设立1名扶贫民情联络员,由镇(街)包村干部担任。专门印制《扶贫民情日志》,联络员每周将扶贫方面的舆情、帮扶责任人对接帮扶情况、帮扶措施成效、贫困户反映的实际困难及解决情况等进行翔实记录,作为持续推动脱贫的第一手资料。开展一次检查评估,市扶贫办采取电话抽查与现场督查相结合的方式,每月对各镇(街)更新上传的数据信息、措施落实、管理成效、群众满意度等进行检查评估,对帮扶措施和跟踪管理不到位的,第一时间下发督办通知,并纳入年终考核。青岛市扶贫办

 

潍坊市六项措施助力残疾人脱贫

 

潍坊市坚持以“残疾人奔康工程”为主线,在精准识别贫困残疾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教育培训、就业创业、扶贫救助、康复服务等方面工作力度,努力啃下残疾人脱贫“硬骨头”。

一、兜底保障,落实残疾人救助政策。为保障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积极做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工作。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残联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明确补贴对象、补贴标准、资金来源和申请发放程序,做好工作衔接,加强资金保障、明确职责分工,强化便民服务,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实现“应补尽补”。2016年,全市共为31279名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2904.22万元,为51106人发放护理补贴4542.24万元。

二、精准帮扶,加快残疾人增收步伐。认真组织实施第一书记帮包村“助残致富奔小康”项目,对市派第一书记贫困村中纳入建档立卡的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调查统计,投入扶贫资金118.62万元,按照每户1800元的标准,帮扶659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开展养殖、种植项目,开办“五小”商店,入股合作社、光伏项目等适合残疾人就近就便、简单易行,可以居家从事的成本低、收益好、见效快的自主创业扶持项目,帮助贫困残疾人实现脱贫致富。

三、技能培训,增强残疾人脱贫能力。为提高有劳动能力和培训需求残疾人的职业技能水平,增强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根据不同类别残疾人特点和培训需求,选择适合残疾人学习的就业创业技能,制定培训计划,落实培训资金。全市各级残联组织开展了残疾人电子商务、计算机操作、盲人按摩、种植养殖等职业技能培训,共计免费培训残疾人2461人次,增强了残疾人脱贫致富能力。

四、项目带动,促进残疾人就业脱贫。组织实施“百千万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工程”,争取省级扶持资金45.5万元,扶持表彰7个省级优秀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基地,7名残疾人自主创业标兵和7名致富能手。投入市级专项资金87.6万元,扶持表彰10个市级优秀残疾人就业扶持基地,10名残疾人自主创业标兵和33名残疾人致富能手,扶持137名残疾人实现自主创业。

五、教育救助,提升残疾人综合素质。实施扶残助学全覆盖工程。为全市所有在校符合助学申请条件的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子女学生,按照不同教育阶段给予每人每学年600-5000元不等的助学补助金。全市已为2701名残疾学生和2951名贫困残疾人子女学生发放助学补助金495.71万元。实施省级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争取27万元资助90名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六、康复救助,提高残疾人生存质量。积极开展辅具适配服务从市级彩票公益金中争取专项资金400万元,免费为25名重度听障儿童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投入资金34万元为2700名重度低保残疾人免费适配假肢、配发助听器、轮椅等辅助器具。开展重度精神病患者救助项目,为120名重度精神病患者每人每年给予4000元住院补贴。开展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服务,已777名残疾儿童实施救性康复助求助,并给每人每年发放不少于1.2万元的补贴。投入专项资金40万元,免费为2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帮助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潍坊市扶贫办

编辑:沈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