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客户端下载

山东脱贫攻坚简报第80期

来源: 政策调研组 2016-09-09 10:09

【经验交流】

  山亭区积极探索实施

  “3+3+X”产业精准扶贫模式

  山亭区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头戏”,积极探索实践精准扶贫工作的新办法、新模式、新举措,设立4500万元区级扶贫发展基金,积极推进光伏、乡村旅游、电商三种新型扶贫方式,鼓励实施种植、养殖、生产加工三种传统扶贫方式和在实践中拓展的其他“X”种扶贫方式,确立了“3+3+X”产业精准扶贫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山亭特色的扶贫之路。

  一、坚持创新引领,积极探索光伏、旅游、电商3种新型扶贫方式。光伏扶贫方面,重点选择贫困户中无劳动能力、因残致贫、五保户等特困群体,组建光伏合作社,利用特困群众的屋顶或村委大院、学校等公共资源建设分布式光伏扶贫电站,按照收益分红,确保贫困户能获得稳定的收益实现脱贫。原则上每个贫困户建设1处3KW户用光伏电站,奖补1.2万元。同时,支持贫困村集中连片、规模建设分布式户用光伏电站,给予1-5万元的奖励。目前,已安装并网1311kw,437户、926人通过光伏扶贫实现稳定增收。全年预计4000户、8629人可通过光伏扶贫实现脱贫。凫城镇西凫山村探索了“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成立了全市首家光伏合作社,带动30户贫困户发展光伏扶贫项目,同时开展屋顶资源租赁业务探索,帮助贫困户脱贫。旅游扶贫方面,以景区景点为依托,引导贫困村和贫困户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民宿农家乐、开心农场、旅游商品店、参与接待服务,或将贫困户房屋土地等资产入股或租给旅游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实现增收脱贫。对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的行政村,建设旅游公共基础设施的,按工程投资额的50%予以奖补;对发展旅游商品店、休闲农业采摘园、开心农场、“山亭人家”农家乐的贫困户,每户给予3000-5000元的奖补。目前发展乡村旅游贫困村53个,参与旅游经营服务贫困户884户、1954人。北庄镇双山涧村探索出了“政府引导+公司运营+合作社+农户联动”的运营方式,成立了抱犊人家旅游合作社,租赁24户贫困户民宅发展农家乐和特色民宿,10户从事旅游产品加工经营,吸纳29名贫困人口就业。电商扶贫方面,把电子商务作为扶贫的生力军,坚持“互联网+”与扶贫攻坚相融合,推行“电商+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户依托电商经营就业、创业,通过电商带动贫困户的农产品销售,提高附加值。对吸纳安置贫困群众稳定就业的区内电商,按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给予电商业户奖补。对创建成功的电商扶贫示范村,每村一次性奖补5万元。对从事电商经营的贫困户,年网上销售额超过5万元的,每户一次性奖补2000元。目前已建成来自购、鲁南网商谷两大电商产业园,建成电商小镇服务中心10个、电商示范村居服务站20多个,吸纳贫困人口500余名实现就业。水泉镇棠棣峪村电子商务服务站,为周边9个自然村群众提供宣传培训、技术指导、信息咨询、代购代收等服务,注册30余家网店,直接带动65名贫困人口就地就业;该村电商示范户连茂忠依托“银环农家店”,主要经营火樱桃、山楂、山楂干茶片等农副产品,年销售收入达500万元,连茂忠主动要求结对帮扶15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聘用他们从事商品挑选、打包等劳动或开设网店,帮助他们尽快实现脱贫。

  二、依托资源优势,着力提升种植、养殖、生产加工3种传统扶贫方式活力。种植方面,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把林果、食用菌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产业,大力推广优质新品种,对流转贫困户土地200亩以上,吸纳贫困人口务工,确保农民收益的规模经营主体,按100元/亩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贫困户集中连片新发展经济林、改造冻害果园2亩以上的,每亩一次性奖补200元。目前已新发展林果2.3万亩。徐庄镇湖沟村巨龙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白舞茸种植,规模种植面积达300亩,其中流转使用贫困户承包地112亩,帮助贫困户实现亩均增收8000多元。养殖方面,积极探索“养殖场+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的养殖模式,对养殖牛、猪、羊、兔的贫困户,按有关标准每头(只)给予一次性资金补贴。新建市级规范化养殖场6家。山城街道南洼村按照“集中管理、分散养殖”的办法,用扶贫资金购买400只优质波尔山羊分给67户贫困户养殖,每户先交150元就可领到1只羊,待羊下羔卖钱后,再交余款550元,贫困户实现收入近2000元。有效解决了贫困户缺少启动资金和养殖技术的难题。加工产业方面,依托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对安排贫困人口稳定就业的企业,按吸纳贫困人口数每人每月奖补100元;对吸纳20人以上贫困人口就业的企业,同等条件下,优先申报项目和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并享受一定额度的贴息贷款。通过生产加工目前吸纳贫困群众就业1000余人。如徐庄镇曹家寨地瓜种植合作社推行“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为农户免费提供优质地瓜种、保护价收购地瓜,并对地瓜枣进行深加工,销往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年加工地瓜枣2000吨,实现销售额2000多万元,带动贫困人口年均增收5600余元,已帮助64户172人脱贫。

  三、立足各镇街实际,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x”扶贫方式。由于贫困户致贫原因和各镇街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在积极实施“3+3”的同时,鼓励镇街发挥主观能动性,广泛采取多种形式,探索实施“X”扶贫方式,包括土地入股、来料加工、建设扶贫车间、邻里互助、医疗救助、社会养老、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等。贫困户自筹资金进行创业的,投资3万元以内并实现当年脱贫的,按投入资金的40%给予奖补。比如,水泉镇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农业产业扶贫模式,托管无劳动能力贫困户的果树,所得收益扣除必要管理费用后,全部交给贫困户,帮促贫困户脱贫;店子镇与浙江义乌小商品批发城客商建立合作关系,设立来料加工点,加工各类小饰品。目前,已在平子、高崖等8个行政村设立加工点,带动86名贫困人口就业,人均年可增收5000余元;城头镇针对老弱病残、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居多的实际,探索实施邻里互助社会化服务扶贫模式,采取镇财政出资、社会捐资等方式聘用一般贫困人员照料行动不便的失能贫困人员,目前已确定58户有劳动能力、有帮扶意愿、责任心强的一般贫困人员为帮扶户,58户年龄较大或身患疾病、行动不便、无子女或子女在外的贫困户为被帮扶户,较好解决了失能贫困人口的“两不愁”问题。

  四、建立精准操作流程,推进工作有序开展。为推进“3+3+X”精准扶贫模式规范有效运行,制定了“四个精准”的操作流程:一是精准制定扶贫计划。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原则,严格遵循贫困村编制计划、镇街汇总上报、行业部门平衡把关、区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审定、镇街和有关行业部门组织实施的工作程序,科学编制年度精准扶贫计划表。二是精准实施扶贫项目。镇街作为扶贫项目实施主体,行业部门作为业务指导单位,共同组织实施扶贫项目。对所有产业扶贫项目特别是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行总量控制,分期分批有序实施,每半月上报一次计划执行情况。三是精准进行考核验收。制定了产业扶贫项目验收标准及流程,项目竣工后,由所在镇街向行业主管部门提出书面验收申请,行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局、扶贫办共同完成项目的考核验收。四是精准发放奖补资金。产业扶贫项目奖补资金实行分散申报、集中审批,每月审批发放一次。项目验收合格后,按照奖补标准,核算认定奖补资金,一周内拨付到位,确保专款专用。根据年度计划安排,年初预拨20%的奖补资金,作为项目启动资金。(枣庄市扶贫办)

  

  

  

  省商务厅突出特色 精准施策

  着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今年以来,省商务厅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系列决策部署,结合商务扶贫职责分工,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四个精准”,突出“四个着力”,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一、强化“精准”脱贫组织领导,着力抓好责任落实。厅党组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认真贯彻中央、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及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系列会议精神,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扶贫开发重大战略思想,学习省领导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成立了由厅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印发了《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切实做好扶贫工作的通知》。各处室结合工作主动对接脱贫攻坚任务,坚持一手抓业务、一手抓扶贫,制订工作方案,细化职责分工,确保完成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七一”前夕,厅党组组织各处室主要负责同志到“第一书记”帮包村举办“两学一做”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党建扶贫工作专题调研,驻村第一书记深受鼓舞,表示要再接再厉,努力拼搏,继续做好抓党建促脱贫工作。

  二、制定“精准”脱贫专项方案,着力抓好组织实施。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1+N”脱贫攻坚总体思路,发挥商务职能优势,找准切入点,制定实施《山东省电商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以菏泽郓城等8县、临沂沂水等9县,以及济南、淄博、济宁等7市贫困村数量在100个以上的15个县(区),共32个县(区)为重点区域、3505个贫困村为重点对象,以发展电商产业、促进创业就业、增加群众收入为目标,实施精准培训为抓手,建设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为保障,积极引导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平台企业落地。通过建立行政推进、网商服务、网货供应监管、网络物流、人才培训等“五大体系”,着力扩大网店规模、促进网络销售、推广典型示范等系列举措,实现县、乡两级电商服务机构全覆盖,70%以上的贫困村建立服务站点,基本实现“三有一能”目标(即县有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乡有电子商务服务站、村有电子商务服务点,贫困村能通过电子商务购买日用消费品、农资产品以及销售当地特色产品),切实将发展电子商务与实施扶贫开发有机结合。

  三、突出“精准”脱贫行业特色,着力抓好政策扶持。一是牵头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推动省政府与苏宁控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以及“互联网+扶贫”。二是召开全省农村电子商务现场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菏泽农村电商产业园,总结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和省级示范县创建工作经验,研究解决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突出问题,部署下步工作任务措施,夏耕副省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三是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对2015年评定的10个电商示范县,每县安排落实专项资金300万元,支持其完善县级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和村级服务站;今年计划投入500万元,采取小班培训方式,对32个重点县贫困村的农村青年等进行电商操作培训。截止6月份,全省已在7市18县开班21场培训,累计培训返乡青年、残疾人、大学生420人次。四是贯彻《山东省电商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落实全省“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通过试点实现“第一书记”帮包村农产品“上行”与“订单”专供,探索出电商扶贫与产业扶贫结合新路径。五是加大外经贸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区域外经贸协调发展,加大对出口信用保险、自主品牌建设等年度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力度,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进出口企业支持政策比重上浮10%。六是实施外派劳务精准扶贫对接活动,研究制定外派劳务行业扶贫工作方案,筛选优秀外派劳务企业和优质海外就业项目,采取减免贫困家庭外出务工人员培训费、服务费以及提供担保贷款等措施,实施精准对接帮扶,促进贫困地区人员通过境外务工脱贫。4月份以来,先后在德州夏津、济宁微山、滨州沾化和滨城,开展了外派劳务行业扶贫启动仪式和对接活动,参加对接活动的群众达共900余人。

  四、实施“精准”脱贫一线帮扶,着力抓好“第一书记”工作指导。深入实施脱贫攻坚一线精准帮扶工作,结合商务职能,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产业扶贫路子。引导“第一书记”充分发挥协调、保障作用,在推进农产品网上销售、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强化帮包村党支部建设等方面下功夫、见实效。指导“第一书记”探索开展特色脱贫产业,搞好精准对接,制定实施个性化帮扶举措。今年上半年协调行业资金2000多万元,帮扶贫困村持续发展致富产业项目。设计注册“好鄃记”商标,搭建夏津县农特产品推广平台,带领群众进入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经营效益和农民收入。鼓励“第一书记”依托商务职能,探索农村电商扶贫新模式,发展精准扶贫项目,实现帮包村特色农产品“上行”,与济南倍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基地直采协议,将农产品卖到社区智慧便利店。积极将商务系统在项目、信息、管理、技术、智力等方面资源优势与精准帮扶对策有机结合,既注重“输血”,更注重“造血”,着力增强帮包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留下一支“永不撤离的工作队”。(省商务厅)

  

  

  

编辑:沈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