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客户端下载

山东脱贫攻坚简报2017年第82期(总第219期)

来源: 2017-08-11 09:35

  【经验交流】

  济宁市聚焦难点精准发力推动贫困残疾人脱贫

  聊城市全面实施残疾贫困人口脱贫攻坚行动

  费县加强残疾人精准脱贫服务平台建设

  【经验交流】

  济宁市聚焦难点精准发力

  推动贫困残疾人脱贫

  济宁市聚焦贫困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围绕生活得改善、发展有能力、脱贫能持续,实施“就业赋能、基地带动、社保兜底、康复缓解、文教提升”助力扶残脱贫行动,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脱贫两万余人,残疾人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从“准”字上下工夫,抓进退抓需求,填好精准化“信息表”。把贫困残疾人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难点,严把精准“生命线”,精准掌握贫困残疾人各类需求,真正把贫困残疾人情况摸透、需求摸准。一是建立“准而又准”的识别机制。在“六核对一规范”基础上,利用残疾人组织网络和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等信息管理系统,对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进行“过筛子”式的调查摸底,将全市所有持证残疾人信息以村为单位归类成册,按照每村残疾人名单与该村扶贫原始档案资料逐人比对,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精准识别。二是强化“严上又严”的退出机制。针对贫困残疾人特殊情况,在贫困残疾人退出标准上更加注重人文关怀,确定了“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基本康复服务、家庭无障碍改造有保障”的“两不愁五保障”脱贫标准,达不到的坚决不予退出。同时,建立贫困残疾人数据动态调整更新机制,以3个月为周期,对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及新增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家庭逐户摸查,动态掌握贫困残疾人家庭情况。三是制定“细之又细”的需求机制。充分利用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调查数据,建立完善贫困残疾人专项数据库,定制化研判致贫原因和需求。市级数据库包含残疾人基本身份信息、家庭住址、低保、有无劳动能力、务工等内容;县级数据库实现了贫困残疾人数据信息分类索引汇总精细化、便捷化,156个乡镇(街道)全部单独设立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电子和纸质档案。

  二、从“扶”字上下工夫,抓关怀抓慰藉,构筑人情味“帮扶网”。从解决贫困残疾人衣食住行入手,改善生活质量,提升生活感受,让贫困残疾人帮扶工作更有人情味、扶到心坎里。一是党员干部包保“暖心”。实施基层党组织结对助残扶贫工程,全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与所属村党组织以及有支部联建关系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基层党组织结成帮扶对子,实现贫困残疾人帮扶工作全覆盖、无缝隙。实行市县乡三级残联干部包保联系残疾人贫困户,市残联每名县级领导包保2—3个县市区,每名科级干部包保1个乡镇,每名干部包保1户残疾人贫困户。二是开展辅具适配“贴心”。围绕改善贫困残疾人生活状态,实施贫困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救助,2016年以来全市共为13404名困难残疾人免费适配6599辆轮椅、1420根手杖、1270个座便椅、1040架助行器、762个助听器、695副拐杖、759支盲杖及2092 件其它辅具等基本型辅助器具。2017年底将实现贫困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救助全覆盖,做到应配尽配。三是实施专项帮扶“舒心”。聚焦贫困残疾人最需要最迫切需求,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六优先”工程,对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优先予以就业培训、扶贫基地安置、康复救助、无障碍家庭改造、职业介绍、市直“第一书记”助残帮扶。2016年以来累计为863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免费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158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免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189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开展机构托养服务,扶持省市“第一书记”派驻村中462户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家庭,为277户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为413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发放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为422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儿童开展免费抢救性康复,志愿助残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2889人次。

  三、从“带”字上下工夫,抓发展抓增收,走实多元化“脱贫路”。坚持“群众干、干部帮、多方带”,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元化脱贫路径,引导带动贫困残疾人增收脱贫,让贫困残疾人生活更有尊严、发展更有愿景。一是依托电商“带”。实施“千牵万·互联网+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行动”,2016年以来累计为622名贫困残疾人开展电商培训,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电商个体工商户、电商小微企业分别予以3000元、12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今年全市11名残疾人被评为全省残疾人电商创业标兵、带头人,获评数量全省第一。二是依托就业“带”。鱼台县采取“残联组织、园区培训、合格签约”方式,举办电子商务、缝纫技术、草编手工艺等项目培训,110名贫困残疾人参与订单式培训并全部实现就业脱贫。梁山县与当地非遗项目—刘氏指针按摩法推广中心合作,培训111名残疾人,吸纳36名贫困残疾人就业。三是依托基地“带”。金乡县实行“政府投资+群众种植+基地服务”、“政府投资+企业托管+群众增收”、“政府入股+企业经营+群众分红”等产业扶贫项目模式,将贫困残疾人优先纳入、优先扶持。嘉祥县创建6处省、市级残疾人就业扶贫示范基地,安置带动243名贫困残疾人脱贫。四是特惠政策“带”。将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85元以上,将重度听力、言语和多重残疾人纳入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范围。对有担保抵押能力的贫困残疾人给予个人最高15万元的担保贷款并予以全额贴息,降低贫困残疾人基本医疗保险起付标准,提高报销比例,取消大病保险起付标准。对贫困残疾人家庭重建房屋户均补贴不低于1.5万元。五是依托文教“带”。出台了《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为残疾儿童提供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在内的15年免费教育。任城区实现残疾人从幼儿园到大学、研究生无缝隙全覆盖救助,其中学前教育阶段把低保及贫困边缘家庭残疾儿童和残疾人家庭子女全部纳入救助范围,每人每年救助1000元;义务教育阶段对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每人每年救助500元;高中教育阶段对残疾学生在免学费、住宿费的基础上,每人每年再救助800元生活补贴;大中专教育(包括硕士、博士)阶段,对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按照每人1000—10000元标准予以一次性救助。(济宁市扶贫办)

  聊城市全面实施残疾贫困人口脱贫攻坚行动

  聊城市高度重视残疾人脱贫工作,按照残疾人“两不愁、五保障”的目标要求,集中工作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全面落实惠残措施,重点安排扶持项目,扶贫脱贫工作成效明显。截止目前,全市建档立卡残疾人由29634人脱贫至11734人,脱贫17900人。

  一是以促进就业为抓手,托起贫困残疾群众致富梦。实施培训工程。针对贫困残疾人的特点和需求,重点实施电商、家政、盲人按摩、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青壮年扫盲四大培训工程。今年以来,共为600余名残疾人提供培训服务,大部分学员顺利实现就业。开展“千牵万·互联网+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行动”,开设电商培训班3期,培训贫困残疾人151名,为70名电商创业带头人发放创业基金,扶持70家残疾人电商、微商扩大规模、提升品牌。组织专场招聘。联合组织春风行动暨“促就业、助脱贫”首次残疾人就业招聘会,在醒目位置设置“贫困残疾人就业招聘区”,联系中通客车集团、大润发超市等大型企业提供40余个岗位,25名残疾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打造特色扶贫基地。重点培育扶持吸纳贫困残疾人就业的劳动密集型和辐射带动型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加强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建设,目前全市建有30处市级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吸纳112名残疾人就业,辐射带动417名贫困残疾人稳定增收。组织实施市直“第一书记”帮包村助残致富奔小康项目,市直投入108.1万元帮扶了残疾户1081户,其中贫困残疾户574户,开展种植、养殖、小加工业等项目100多种,帮扶家庭年增收2000多元。

  二是以社会保障为基础,兜起贫困残疾群众底线。探索解决残疾人托养难题。依托全市贫困户互助护理工作的开展,积极发动有意愿、有条件的残疾贫困户参与其中,扩大贫困残疾人的覆盖面。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贫困户邻里互助护理点527处,为2800余户困难家庭提供基本护理服务,涉及残疾人家庭户2160户,解放贫困劳动力654名,为贫困家庭增加收入近455万元。以社会医疗、养老机构,融合民政、财政、残联等多项资金为残疾人开展机构托养,在为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和技能训练的同时,组织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开展种养加等活动,实现了托养服务和辅助性就业的有机结合。加大残疾人基本保障力度。开展全市残疾鉴定医师业务培训,残疾鉴定各科专家、办证录入员、初审员等149人参加了培训,规范了残疾评定工作,加强了残疾证管理,更好地维护贫困残疾人权益。将一二级听力言语残疾人和多重残疾人全部纳入护理补贴范围,确保贫困残疾人得到基本制度性保障。积极落实贫困残疾人养老保险政策,按照基准档给予政府补贴,确保贫困老年残疾人老有所养。

  三是以康复工程为载体,树起贫困残疾群众信心。启动贫困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出台《聊城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2017-2020年)》,明确优先保障残疾儿童和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康复需求,做好贫困残疾人康复工作;下发《将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门诊康复治疗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通知》,提高残疾儿童康复医疗费用支付标准,将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导致的残疾儿童康复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其中脑瘫提高到每人每年10000元,智障、孤独症、听力语言提高到每人每年5000元。实施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训练脑瘫儿童128名、智障儿童18名、孤独症儿童36名、低视力儿童10名、训练聋儿6名、聋儿人工耳蜗植入手术7名。开展扶贫助残志愿活动。成立聊城市助残志愿者协会,优先为贫困残疾人解决就业、医疗、教育、心理健康、法律援助等实际困难,目前协会共注册志愿者162名。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丰富贫困残疾人生活,帮助树立生活信心。联合市妇幼保健院在爱耳日开展了聋儿才艺表演活动,展示了听障儿童康复的积极成果;举办关爱自闭症与智障儿童活动,开设心理辅导讲座,并为两户特困残疾儿童家庭给予资助。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残疾贫困儿童捐赠萨克斯等价值40万元的乐器,积极改善艺术学习的基础条件。(聊城市扶贫办)

  费县加强残疾人精准脱贫服务平台建设

  费县搭建贫困残疾人“六大服务平台”,通过开展生活救助、生产扶助、教育资助、康复帮助等服务,助推残疾人精准脱贫。

  一是打造残疾人教育培训服务平台。健全完善《费县残疾人学生和生活困难残疾人家庭学生接受高中以上教育入学资助暂行办法》,对于贫困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家庭子女自接受高中至研究生阶段教育分别给予1500-5000元的一次性入学资助;积极落实“共享阳光·山东省残疾大学生励志助学项目”,为考上专科至博士的残疾学生,分别给予4000-10000元的资金扶持;为费县特殊教育学校投入5万元,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残疾儿童全面发展;举办山楂、板栗、大樱桃、陶艺加工、盲人按摩等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近200人贫困残疾人参加学习;聘请林业、果树、獭兔等专家为全县残疾人脱贫攻坚技术扶贫指导师,印制服务卡,提供免费服务,解决管理难题,切实解决贫困残疾人就业无门路、致富无技术等问题。

  二是打造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平台。聚焦残疾人康复需求,强化基本康复保障,实施精准康复服务,提升残疾人生存和发展能力,助力残疾人精准脱贫、同步小康。投入资金189万元,对有康复需求的0-9周岁孤残、脑瘫、智障、听障儿童实施康复救助,输送到定点康复机构进行抢救性康复训练;投入资金21万元,为30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医疗救助;为6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免费向贫困残疾人提供轮椅、拐杖等基本辅助器具近400件。

  三是打造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服务平台。依托芊绿兔业、王家庄蔬菜、柱子新村红枣、山城大樱桃等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通过“基地+农户”模式,扶持残疾人开展红枣、樱桃、獭兔等特色种植、高效养殖项目,辐射带动近20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走上脱贫致富之路;依托鲁丰塑料厂、大华纺织厂、连友胶合板厂等就业扶贫基地,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签订劳动合同,购买各项保险,130余名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实现“就业一人、增收一家、脱贫一户”,其中鲁丰基地还建成残疾人爱心公寓,12对残疾人双职工实现零费用入住新家。

  四是打造残疾人网上创业就业服务平台。依托临沂齐尚食品有限公司等签订电商战略合作协议,创建“互联网+残疾人居家就业”模式,残疾人足不出户可在网上为客户购物提供下单服务,公司按销售额一定比例给予劳务报酬,开创了低门槛、零成本、无风险的残疾人精准扶贫新渠道,共计带动72户残疾人实现电商创业,同时发放电商创业补助资金9万元。

  五是打造重度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平台。为全县383户特殊困难持证残疾人家庭发放生活补助11.49万元,每户300元;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形式,为141户特困家庭中的精神、智力和重肢体残疾人实施居家托养服务,提供打扫卫生、理发洗漱、帮助用餐、修理安装、代买代购、户外运动、推拿按摩、读书念报、沟通交流等十几类上门生活照料和护理服务项目,实现“托养一人、解放一家、稳定一片”目标。

  六是打造残疾人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实施持证重度残疾人政府代缴最低限额的居民养老保险费以及重度残疾人年满55周岁可提前领取养老保险金政策;认真落实持证残疾人居民医疗保险费政府代缴政策;积极配合民政等部门,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投入资金87.5万元,为35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项目,对有危房改造需求的残疾人户,协调纳入住建系统危房改造计划;投入1.92万元,为383名特殊困难残疾人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最高可获得保额3.6万元。(临沂市扶贫办)

编辑:刘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