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客户端下载

山东脱贫攻坚简报第74期

来源: 政策调研组 2016-08-08 10:30

  【编者按】省委书记姜异康指出“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形成一些重要遵循和有效工作机制工作规范,为今后几年的脱贫攻坚奠定扎实的工作基础”。为认真落实省委领导同志的批示精神,积极探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规律,总结富有地方特色、可借鉴可复制的山东扶贫模式,我们推出“案说扶贫”栏目,刊发专家学者、科研机构、一线扶贫干部等关于扶贫脱贫的经验介绍和体会思考。本期刊登山东社会科学院组织专家学者深入扶贫一线撰写的《阳信县产业扶贫的主要做法与启示》调研报告。

  

  【案说扶贫】

  阳信县产业扶贫的主要做法与启示

  阳信县作为全国畜牧百强县、全国农业标准化肉牛示范县,打造了以肉牛生产、加工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导的产业扶贫新模式,有效促进了贫困村产业发展、贫困农户持续增收,探索出了一条依靠产业发展脱贫奔小康之路。

  一、阳信县产业扶贫的主要做法

  (一)选择具有地方产业优势的特色产业作为扶贫主导产业

  产业扶贫的首要任务是确定所要发展的主导产业。一般来说,主导产业的选择要依据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具备一定的市场前景和开发潜力,二是具有比较优势或者资源优势,三是能够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阳信县在选择肉牛产业作为扶贫开发的主导产业时,就充分考虑了以上原则。阳信县是华北最大肉牛养殖基地,2015年全县存栏肉牛27.26万头,出栏肉牛25.81万头,均居全国县级第六位;肉牛年屠宰能力120万头以上,居全国县级第一位;肉牛总产值达到35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1.3%;肉牛产业辐射带动能力强,全县有7万多人在与肉牛相关的养殖、屠宰加工、运销、餐饮等行业就业。因此,以肉牛产业作为扶贫的主导产业是阳信县的最优选择。

  (二)确立龙头企业在产业扶贫中的主导地位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的重要主体,凭借强大的产业整合效应和辐射带动能力,有效地把众多分散的农民联合起来共同抵御市场风险,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引擎,已经成为产业扶贫的主力军,在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产业开发扶贫,一方面能够帮助贫困农户获得较为稳定的收入,让他们从根本上拔掉了穷根,实现了政府扶贫战略的政策意图,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以扶贫为契机,利用好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借机推动企业发展壮大,因此农业龙头企业参与产业开发扶贫能到达到政府、企业、贫困农户多方共赢的效果。阳信县以肉牛生产为主导产业,大力推进肉牛产业化经营,已经建立了广富、亿利源、鑫源、华胜、华阳等一批产业关联度大、组织化程度高、精深加工能力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肉牛产业集群。阳信县积极鼓励这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产业扶贫开发,打造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导的产业扶贫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三)创新扶贫机制,推出六大精准扶贫模式

  阳信县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导,因地制宜地创新产业扶贫机制,不断探索产业扶贫的新模式,打出了一整套产业扶贫开发“组合拳”,有效提高了产业扶贫开发的整体效益。

  一是土地流转脱贫模式。阳信县贫困农户按照每亩900?1000元的价格将土地流转给农业龙头企业,由企业集中联片种植青贮专用玉米发展“粮改饲”养牛,贫困户通过土地出让金增收,同时到企业打工种植青贮专用玉米或养殖肉牛,由农民变为产业工人,获得工资报酬,实现脱贫。

  二是订单种植脱贫模式。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与农业龙头企业签订青贮专用玉米订单种植回收协议,由贫困农户按照企业要求种植青贮专用玉米品种,企业按260?300元/吨的协议价格全株回收,贫困户种植青贮专用玉米亩均收益1350元,较种植普通玉米亩均增收450元,从而实现增收脱贫。

  三是企业务工脱贫模式。阳信县政府积极协调肉牛养殖、屠宰企业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入场务工,领取工资报酬,实现脱贫。

  四是合同养殖脱贫模式。对于有劳动能力和养殖经验、缺乏购牛资金的贫困农户,通过赊牛养殖实现脱贫。由广富、亿利源、鑫源、华胜、华阳等龙头企业将犊牛、肉牛赊销给贫困农户,签订回收协议,采取“赊小收大、赊瘦收肥”的模式,贫困农户年头牛增收3000元;由龙头企业将母牛赊养给贫困农户,贫困农户养母牛繁育犊牛,企业订单回收犊牛,年繁育一头犊牛收入4000?4500元,养殖母牛10头以上的优先纳入母牛扩繁增量项目支持,实现养殖脱贫。

  五是买牛托管脱贫模式。对于无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通过资产收益的办法实施产业扶贫,贫困农户以政府支持贷款、贷款贴息等方式获得资金买牛,托管给肉牛养殖龙头企业或合作社,企业负责养牛,养牛利润由企业和贫困农户按比例分成,贫困农户实现增收脱贫。

  六是合作养牛脱贫模式。贫困村成立肉牛养殖合作社,由合作社与肉牛龙头企业签订养殖回收协议,合作社建设养牛场,吸纳村民进场养牛,由合作社统一种植青贮玉米、统一购牛、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给龙头企业,实现贫困村整体增收脱贫。

  (四)将“参与式治理”理念纳入产业扶贫工作

  长期以来,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主要是由政府部门主导,从扶贫项目的申报、扶贫目标的选择、扶贫策略的制定到扶贫具体措施的实施都是政府“一手操办”,贫困农户只是被动地接受扶贫,政府与贫困农户间缺乏有效的合作平台,扶贫项目效益较低,农民返贫率较高。阳信县积极创新产业扶贫新思路,将“参与式治理”的理念引入到产业扶贫开发工作,实现扶贫多元主体间的良性互动,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在阳信县参与式扶贫的框架下,形成了政府、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贫困农户三个主体的有效协作,其中,政府发挥着引导性作用,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引导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和帮扶贫困农户参与产业扶贫,并负责协调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农业龙头企业在政府引导下,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贫困农户相联系,使他们参与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中去;贫困农户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积极参与产业扶贫项目的决策、实施和监督全过程。

  二、阳信县产业扶贫模式的启示

  (一)强化政府与市场的双方合作是优化产业扶贫机制的关键

  在产业扶贫工作中,应注重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二者之间各负其责、合作分工。及时转变政府职能,做好产业扶贫开发战略规划,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包括扶贫目标群体甄别和动态管理机制、资金投入机制、目标责任机制、扶贫产业与项目的选择与引进机制、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等在内的政府扶贫支持体系,为产业扶贫开发工作提供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提高产业扶贫开发效率。在发挥好政府“有形之手”引导作用的同时,重点用好市场机制“无形之手”的主导作用,遵循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科学合理地确定扶贫产业发展的方向、重点和规模,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规模效应和聚合效应,增强产业扶贫的广泛性、有效性、带动性和可持续性,让广大贫困农户都参与到扶贫产业中来,成为扶贫开发工作的直接受益者。

  (二)完善农业龙头企业与贫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是产业扶贫工作成败的重要环节

  在产业扶贫开发中,不仅要确保贫困农户能够参与到产业发展中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确保贫困农户能够从产业发展中获得尽可能多的利益。在当前的产业扶贫制度设计中,经济实力弱小的贫困农户与综合实力强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间的地位不平等现象较为明显,必须进行相关制度改革创新,完善贫困农户与农业龙头企业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合理地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一是政府可以建立扶贫服务采购资金保障机制,利用招标采购等方式吸引农业龙头企业参与扶贫开发项目,全过程监管企业扶贫服务,只有企业提供的服务达到了政府的扶贫评估与验收标准,政府才能全额拨付采购资金,以鼓励龙头企业让利于贫困农户,让贫困农户的利益得到切实保障。二是积极鼓励贫困农户以土地入股农民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再入股龙头企业,让农民合作社充当贫困农户与农业龙头企业联系的桥梁和代言人,从而使贫困农户获取更大的利益。

  (三)提升贫困人口的“可行能力”是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造成贫困的成因具有复合性和多元性的特点,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认为贫困的根源在于“可行能力”的缺失,“可行能力”是指有可能实现的、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的组合,而“人们一旦拥有了这种能力,就能够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和落后的根源,实现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应该从可行能力的角度来看待扶贫开发工作,我们产业扶贫的重点就不仅仅是提高贫困农户的收入水平,更为重要的是要建立“以人的可行能力为核心”的扶贫体系,提升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以提高他们获取各种资源、参与公众事务的能力才是扶贫的终极目的,这样就可以使他们最终不仅能够依靠自身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来摆脱贫困,而且还可以防止他们日后没有外界帮扶的情况下再次落入贫困的陷阱,让他们彻底摆脱贫困。(山东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编辑: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