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客户端下载

山东脱贫攻坚简报第37期

来源: 省扶贫办官网 2016-05-03 12:39

打赢“沂蒙老区红嫂家乡脱贫攻坚战”

  沂南县地处沂蒙革命根据地中心,是智圣诸葛亮故里、沂蒙红嫂家乡,是沂蒙精神的主要发源地和沂蒙红嫂精神的诞生地。现有省定贫困村50个,贫困户2.9万户、4.7万人,贫困发生率6%。中央和省市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以来,全县认真贯彻上级一系列部署要求,按照打造脱贫攻坚样板区、山区开发示范区、农村综合改革实验区的目标定位,创新举措、精准发力,在突出产业扶贫、破解资金难题、健全扶贫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初步走出了一条财政撬动、金融支撑、产业共建、共享发展的脱贫攻坚路子。

  一、理清方向,确立脱贫攻坚主攻产业

  底数清才能方向明。按照县不漏企、村不漏户的要求,全面核查贫困底数和产业需求,分类制定扶贫措施和帮扶方案。一是托清贫困户底数。建立了乡镇班子成员包村、镇村干部联户的责任倒查制度,明确清理退出和优先纳入标准,精准核算农户家庭收入,把该扶的坚决纳进来,把已经脱贫和原来认定不准的剔出去,全县共清退不合格的沙子户”3465户、5753人,新纳入8791户、15390人,核查后贫困人口总量为2.9万户、4.7万人。其中,低保2.3万人,因病致贫的2.6万人,60岁以上的2.2万人;有劳动能力和部分劳动能力的1.6万户2.6万人,65%意愿发展种植养殖或者农家乐项目,15%提出可以外出打工,70%有居家就业想法。二是托清产业需求。近年来,全县形成了电动车、食品加工、鞋帽玩具等工业集群,培育了有机蔬菜、生态林果、健康养殖等农业主导产业,建成了竹泉村、智圣汤泉等3A以上景区10家。通过对县内优势产业的分析,结合企业和群众意愿,选定了现代农业、乡村旅游、转移就业、光伏扶贫四个产业扶贫的主攻方向。

  二、重抓投入,破解脱贫攻坚资金难题

  脱贫攻坚离不开资金投入。解决投入问题是扶贫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一是以财政投入撬动扶贫信贷。为解决贫困户贷款难问题,在省扶贫办的指导下,20157月开展了扶贫信贷试点,创新实施以贫困户诚信情况为主的评级授信办法,县财政投入1000万元风险补偿金,引入省农业融资担保公司提供担保,贷款额度放大15倍,达到1.5亿元,推出了富民农户贷富民生产贷两种信贷方式。目前,全县已完成授信1.2亿元,发放贷款5394万元。其中,富民农户贷发放740户、2234万元,贫困户主要用来发展林果种植、大棚蔬菜和长毛兔、肉鸭养殖;富民生产贷发放14家企业、3160万元,按协议分别采取列入种养基地、去料加工、企业务工、帮助发展农家乐等方式,带领贫困户增收。二是以实干行动争取上级扶持。针对上级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扶贫攻坚的相关政策和项目,加强研究学习,成立专门工作班子,积极策划和推出项目。去年底以来,共申报各类项目89个、19亿元,涉及产业发展、水利建设、户户通硬化路、农村安全饮水、校舍改造等16个方面。对这些项目,转变过去那种先等上级投入、然后地方再配套的思想观念,坚持先干起来,不等不靠,以实实在在的项目进展,争取上级支持、争取上级配套。年初,市财政为全县追加了1000万元的扶贫信贷风险准备金,将贷款额度放大到3亿元;市人民银行向县农信社注资2亿元再贷款支农,年利率2.75%;近日省市扶贫专项资金又到位6000万元,另有8000万元扶贫项目得到确认,资金很快到位。到目前,125个贫困村共落实大小项目420个,总投资6700万元。三是以精准对接取得政策性贷款。去年底,国开行、农发行均设立了扶贫金融事业部,对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光伏扶贫、易地搬迁等发放长期贷款,中央财政给予贷款贴息。对于这些政策,县里积极争取,目前已有两块政策性贷款取得突破。去年11月,向国家农发行提报了《沂南县改善贫困村人居环境建设项目》申请扶贫基础建设贷款8亿元,主要涉及西部山丘区6个乡镇,实施内容包括道路交通、农田水利、小流域治理、乡村旅游等8个方面、46个项目,贷款月内可到位。项目实施后,将有136个村、16万人,其中贫困村26个、贫困人口1.9万人直接受益。在积极汇报对接的基础上,国家能源局、国家农发行将沂南列入光伏扶贫试点范围,提供15年以上基准利率光伏扶贫贷款8亿元,前两年作为宽限期,付息不还本。县里成立光伏扶贫公司,作为管理和承贷还款的主体,以农发行贷款投入,一期覆盖原有125个重点贫困村,二期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每个行政村安装150千瓦,投资105万元左右,每年平均净收益13万元左右,收益可持续到25年左右。目前50个贫困村的光伏项目已经招标,总投资1亿元,4月份安装完成,其余75个刚脱贫的行政村上半年完成安装。四是以政府性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对脱贫效果好、带动能力强,特别是已经有实施主体或在谈合作的扶贫项目,实行倾斜,优先安排资金支持,拉动社会各方投资,加快项目推进。双堠镇和平村蔬菜园区项目,县里安排了果菜项目资金140万元,促成了寿光市得峰果蔬专业合作社与村里成立合作社,企业投入280万元,建设高效蔬菜大棚35个,村里99户村民(其中贫困户59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去年每户在保底收入1000元的基础上,又分红了150元。

  三、健全机制,创新脱贫攻坚方式方法

  在总结以往扶贫经验基础上,探索建立了三项制度机制,推动扶贫工作规范高效运行。一是建立涉农项目资金统筹机制。为充分发挥涉农项目资金作用,形成整体合力。按照统筹规划、分工实施、突出重点、集中投入、优势互补、各记其功的思路,将20个部门的涉农项目资金,除政策补贴、救灾救济等资金外,全部纳入整合范围。在投向上,坚持精准到户与整村提升相结合,既围绕贫困户抓产业、搞兜底,又将贫困村乃至整个贫困片区的整体提升作为重要着力点,统筹实施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形成整体向上局面,夯实脱贫基础。在方式上,实行差额支持,不对贫困村和贫困户全额包办,而是让他们承担可以承担的资金,促进他们珍惜成果,调动自身积极性,形成干就有支持的氛围。在监管上,实行项目统一规划设计、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检查验收三统一管理办法,明确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竣工审计验收制、资产移交制等五项制度,提出了联合现场签证、录留影像资料、政务大厅专家核算、变更量不足3%不追加投资、网上公示五项要求,县纪委和检察院建立专项监察制度、设立专门工作室,对工程建设提早介入、全程监督,确保规范实施。 二是建立集体资产收益扶持机制。针对以往村集体有项目无资产、有资产无收益问题,出台了《沂南县财政支农资金投资资产管理运营暂行办法》,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投入设施农业、光伏、水电路、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经营性资产,明确产权、承管主体和收益分配方式,能折股量化的,折股量化到贫困户,由村集体统一管理,集体经营,或者入股与合作社或其他经营主体合作经营,相关收益部分留给集体保运转,余下分配给贫困户,尤其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长期稳定增收。三是建立干部帮扶机制。县委、县政府班子成员和人大、政协正职带头包扶最困难的贫困村,乡镇党委书记每人一个具体工作指导村,乡镇干部全员分工包村包户,县直机关干部结合结亲联心活动每人包扶3-5户贫困户,打通政策措施与贫困户之间的最后一公里。注重发挥各级第一书记作用,县里对50个省定贫困村全部派驻第一书记,对42个已经脱贫的贫困村派驻帮扶工作组,共派出干部184名,这些同志做出成绩不提拔,单位其他人不能提拔;按时完不成脱贫工作的,既追究乡镇责任,也追究第一书记派出单位责任,半年完不成约谈主要负责人,年度完不成进行组织调整。通过积极努力,确保年内60%以上贫困人口实现脱贫,2017年基本完成脱贫任务,2018年兜底完成,打赢沂蒙老区红嫂家乡脱贫攻坚战,让贫困群众同步迈入小康社会。(沂南县扶贫办)

编辑:admin